原标题:深秋的北京舞台,送给爱看经典戏新编的你|演出推荐
本期针对10月12日到11月15日在北京地区的演出做出推荐,供爱看戏的你提前计划。 本期推荐主题词是“经典焕新生”,《李尔王》、《等待戈多》、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等名著,贝多芬、莫扎特等人名曲,甚至熟悉的《泰坦尼克号》都在舞台上焕发了不一样的生命力。
话剧推荐
10月19日-20日
《李尔之歌》
地点:北京天桥艺术中心-中剧场
编剧:威廉·莎士比亚
导演:乔格什·布拉尔
演出:波兰羊之歌剧团
波兰羊之歌剧团曾在乌镇戏剧节上征服了无数中国观众,这个仅凭七部作品便蜚声国际的剧团,以独一无二的想象力,不断拓展着艺术语言的边界。10月,这支“神团”再度来到中国,用源自古希腊的悲怆内核,融入莎士比亚的人文哲思,配以极简主义的解构表达。
《李尔之歌》改编自莎士比亚著名悲剧《李尔王》,导演乔格什·布拉尔从中选出了几个关键性的场景,呈现出一部非线性叙事的音乐戏剧作品,呈现形式介于音乐和戏剧之间,场景设置在一个空旷简约的空间里,演员身穿简洁的黑色服装,手持鼓等乐器,仅以歌喉、表情和肢体来表达情感。
10月23日-24日
《生命无限好》
地点:北京天桥艺术中心-中剧场
编剧:比约恩·李斯
导演:迈克尔·沃格尔
演出:德国弗洛兹默剧剧团
图/吴氏策划
继《天堂大酒店》和《梦幻剧团》这两部口碑佳作后,“默剧鼻祖”德国弗洛兹默剧剧团携《生命无限好》再次登上北京舞台。《生命无限好》像是一部生命体验的马赛克,全剧四个主要面具人物,简单又完美地呈现人的诞生、性别、死亡等不同的人生议题和其他奇妙的生命片刻。德国弗洛兹默剧剧团的作品以幽默风趣且饱含诗意著称,演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,曾在阿维尼翁艺术节、伦敦默剧节等众多艺术节中有口碑演出。剧团创造的面具是其戏剧人物最重要的表现工具,演员的情绪借助肢体语言放大,造成另一种夸张的情感表现。
11月1日-2日
《等待戈多》
地点:北京天桥艺术中心-中剧场
编剧:塞缪尔·贝克特
演出:法国诺诺剧团
图/天桥艺术中心
法国诺诺剧团呈现了最接近贝克特的一次演出,他们将《等待戈多》以一种愉快的方式呈现给观众,表达了对贝克特、演员、荒诞喜剧的无穷能量的敬意。
这部剧中的狄狄和戈戈是马戏团小丑的可爱形象,他们是上了年纪的、阴郁的、被抛弃的马戏团小丑,他们就像折翅的天使,但仍会被法国哲学家阿兰·巴迪乌的《无尽的欲望》所感动。在诺诺剧团的诠释下,这两个有着超自然主义的小丑,呈现给观众一个既有尊严、令人崇敬的,同时又有些忧伤的骑士形象,作品中充满了贝克特精神。
11月1日-3日
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
地点:国家话剧院-戏剧场
导演:亚历山大·加利宾
编剧:叶莲娜·格列米娜
演出:波罗的海之家剧院
主办方供图
作为北京青年戏剧节的开幕大戏,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阵容强大,导演亚历山大·加利宾被称作俄罗斯人民艺术家,是俄罗斯许多大型剧院主要负责人;编剧叶莲娜·格列米娜则代表着现代俄罗斯戏剧的新浪潮。
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最大的亮点是舞台之上的“俄罗斯灵魂”,由伊琳娜·加利宾娜扮演的安娜·卡列尼娜在激情和执着中迷失自我,表演张力到位,歌队浑然有力,舞台节奏充满韵律,精炼而富有诗意的台词串联其中,饱含情感的舞蹈不断变化,烘托人物大半生的命运沉浮和这片土地的风起云涌。该剧曾获得圣彼得堡“金天幕奖”的最高戏剧奖。
11月6日-25日
《天边外》
地点:北京人艺实验剧场
编剧:尤金·奥尼尔
导演:王斑
主演:李越、陆璐、杨明鑫
排练照。李春光 摄
本文标题:深秋的北京舞台送给爱看经典戏新编的你